日本投降80周年,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通过广播发表《终战诏书》,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正式向反法西斯同盟投降。这一时刻,不仅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洲战场的终结,更意味着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历经浴血奋战,终于将发动侵略战争、给亚洲乃至世界带来深重灾难的日本军国主义钉在了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通过广播发表《终战诏书》,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正式向反法西斯同盟投降。这一时刻,不仅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洲战场的终结,更意味着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历经浴血奋战,终于将发动侵略战争、给亚洲乃至世界带来深重灾难的日本军国主义钉在了
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列岛的广播喇叭突然传出一阵沙哑的电流杂音,紧接着是20年来从未公开露声的天皇裕仁,用晦涩难懂的"玉音"向全国宣读《终战诏书》。这场被称为"玉音放送"的广播,就像一记精准的心理手术刀,瞬间切断了日本民众被军国主义浇筑的神经——前一天
80年前的今天,1945年8月15日,一则广播穿透硝烟与苦难,响彻华夏大地,日本昭和天皇发表《终战诏书》,宣布向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无条件投降。这一刻,历经14年浴血奋战的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了正义的凯旋;这一刻,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硝烟渐次散尽,人类文明在血与火的
1945年8月6日上午8时15分,广岛上空划过一道刺目的白光。被称为“小男孩”的原子弹在580米高空爆炸,十万度的高温,瞬间将一切化为灰烬。广岛市34万人口中,当日死亡8.8万余人,伤者不计其数,七万多幢建筑物变成废墟。
所以侵略其他民族对日本人来说是无本万利的生意,打赢了逃离那片自然灾害频繁的天选之地,完成对别人的寄生和换种,打败了无非就是狼狈逃窜,龟缩到那几个岛,等下一次作妖机会。
本来还想提醒一下大家警惕那些鼓动仇恨的电影,比如视频里这样的。没想到今天就出现这样的画面了。历史文化被简化成情绪消费,只会让我们离民族复兴越来越远的。真正的觉醒不是天天空喊口号,天天喊打喊杀,而是应该从中汲取教训,避免再次发生同样的悲剧。
这份日文诏书累计815字,但全文无一“败”字,无一“降”字。其原件可看出削去纸张表层修改措辞的痕迹,还有用括号插入字词之处。公文书馆的负责人表示,天皇亲阅的诏书有修改痕迹是很少见的。
日本侵略亚洲地区与国家才是日本国土遭遇中国和美国轰炸的真正原因。当时日本企图通过玉石俱焚策略抗击美国攻击日本本土;而美国不希望牺牲更多的美国军人,所以不得不在日本国土扔了 2 个原子弹,所以日本不是受害者,而是咎由自取!
这些照片边角磨得发毛,像历史咬过的牙印。当我们凑近了看,相纸纹路里渗着血、泡着泪,也藏着无数被时光揉碎的人,都成了钉在历史幕布上的钉子,让后来者摸着照片的冰凉,听见岁月深处的回响。
老百姓认购军债,工厂连夜开工,媒体轮番播喜报,学校提前教仇恨——谁都不是无辜的围观者,个个都是“战时经济链”上的螺丝钉。战争打得顺,每个人钱包都能鼓一圈。
在宫内省里,广播协会的一帮领导连同录音小组正在焦急等待来自内阁的消息。时间到了迫水承诺的19时,那边依然音信皆无。有一位与天皇声音有点相似的侍从户田拿起一张报纸朗诵,供录音小组调试效果。每隔10分钟就有人提出:“诏书怎么还没来?那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谁都无
在历史的长卷中,日本军国主义曾给亚洲乃至世界带来了深重灾难。然而,这个曾经被正义之剑击败的战争机器,如今却在某些势力的纵容下,正试图从灰烬中重生。日本的死灰复燃,究其根源,一是历史清算不彻底留下的隐患,二是美国为了自身利益“放狗咬人”的代理人战争策略。若日本胆
19世纪末,日本通过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逐步扩张其在东亚的势力范围,并将中国视为实现“大东亚共荣圈”的关键目标。
战后中国政府一直敦促日本政府,向在侵华战争中给中国人民造成的巨大伤害做出正式道歉。但战后历届日本政府都是着揣着明白装糊涂,拒不向中国人民道歉。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问了中国。他在讲话中只是轻描淡写的说了句,侵华战争给中国惹了点麻烦。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伤
1945年8月14日深夜,东京皇宫内灯火通明,裕仁天皇刚刚完成《终战诏书》的录音。这份宣告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录音盘被秘密藏入轻金库,等待次日正午向全世界播放。然而,就在这决定历史走向的几小时前,一场血腥政变将皇宫变成“屠宰场”——狂热的主战派军官刺杀将领、伪造军
1921年10月14日,列宁为纪念十月革命四周年撰写了《十月革命四周年》讲过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Всякий, кто забывает о прошлом, - предатель! )。